【体坛热搜】正确努力=成功!苏炳添改变你的三观!

耿鹏飞08-05 21:47 体坛+原创

点击链接收听本期播客:134、9秒83!苏炳添改变世界体育的价值观!

本期主播:体坛热搜研究所所长 大飞

本期话题:复盘苏炳添9秒83

体坛热搜研究所封面图.jpg

苏炳添在男子百米半决赛跑出9秒83刷新亚洲纪录,成为第一个进奥运会决赛的中国人; 决赛9秒98同样不俗,最终排名第6,创造了崭新的历史!

不过让人人久久难以忘怀的还是他在半决赛给大家带来的强烈的视觉冲击:迅捷的起跑,强势的前半程,这一夜对中国体育来说意味着什么?中国体育?甚至,苏炳添改变了世界体坛的价值观!

目前全球有78亿人口,进入太空的地球人有574人,但百米跑进10秒大关的不超过160人,苏炳添百米破10秒真比登天还难!

而9秒83的成绩,放在决赛足以拿到银牌,比闪电博尔特里约夺冠也只慢0.02秒。

9秒83的成绩可以排到100米历史成绩榜的第69位,考虑到博尔特对这个榜单的蚕食程度,一个更精确的数字是:人类历史上只有14人跑出过或者优于这个成绩!

当然,决赛没能实现成绩的进一步突破让人有些遗憾,最核心的因素还是体能储备:

苏炳添的外教兰迪·亨廷顿复盘决赛:“东京的备战训练中,自己和团队没能为苏炳添在短时间内连跑两枪做足训练上的储备,苏在半决赛付出了全部,那就很难再重复一次这么高水平的发挥。一定程度上来说,这是我的错,我本应该准备得更充分。”

是的,这不单单是人种差异,而是训练储备不够,不过参考刘翔奥运会的两次伤病就是因为多枪下加大训练强度增加了运动负荷,苏炳添决赛的成绩也能接受,毕竟他已经32岁了,比当时的刘翔年龄还大,伤病隐患也更多。

此外,苏炳添赛前的奥运前的训练目标也是冲过半决赛进前8,不太可能有夺牌预期,如此的发挥和训练策略,都没有问题。

至于抢跑干扰,逻辑上推断,起跑强的容易被抢跑干扰,但数据并不绝对支持:半决赛苏炳添的起跑反应是0.142秒,决赛抢跑的第一枪只有0.199秒,第二枪是0.167秒,抢跑有影响,但并非决定因素。

还有不能忽视的是心理和状态调动的问题:毕竟是第一次进奥运百米决赛,不紧张是不可能的;另外决赛的想法也没半决赛那么决绝,半决赛分组很强,是全身心的放手一搏,决赛可能会想得比较多,毕竟预赛第一也有夺牌的包袱;此外步频快类型的运动员,C位中间道次,容易在僵持阶段受干扰。

总之,这两枪的成绩,之于中国体坛,已是神迹!

这说明什么问题?

让人们不禁想起04年雅典刘翔的那句话:证明黄种人也能进奥运前8。

两代飞人,苏炳添起跑卓绝,刘翔后程无敌,足以证明,在男子直道上,人种并非决定因素。

如果说黑色人种天生该统治百米的话,那么非洲运动员的百米最好成绩“仅仅”是9秒85,已经被黄种人的苏炳添超越。

当然,我们不否认个别种族存在着一些先天的身体优势,比如爆发力、力量、弹跳等等,但这些先天优势不足以确保他们依靠天生蛮力就能夺冠,后天的科学的训练起决定作用。

《刻意练习》中强调正确的练习的重要性,引用了很多运动员相关的案例,案例中证明,不是1万小时小时理论,高质量的练习可以缩短时长,不足1万小时亦可成功;“努力就能成功”不是毒鸡汤,只是大部分人不会正确的努力,另一部分人无法提供正确的指导,然后就会告诉你放弃吧,你不适合...

针对天赋有影响但不绝对,书中援引NBA选秀的案例,如果身体天赋起决定作用,很难解释NBA选秀经常出高顺位水货球员,即便有小样本的大学比赛素材,各队经理们也经常看走眼,是的,最常看走眼的是这项运动的历史最佳球员:迈克尔·乔丹。

所以,只要这项运动需要练习,而不是不是直接比身高和体重这种成年后几乎无法提升的数据,正确的练习就会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再具体的一点,成功的公式=正确的年龄+正确的训练+低廉的代价。

《异类》中分析了选材中过早掐尖的弊端,列举的加拿大冰球队老虎队25人大名单17人出生在1-3月,因为加拿大冰球年龄分组是1月,出生在1-3月的孩子发育比同龄更早,在刚开始接触这项运动的时候更占优,而选拔体系内过早的掐尖使得这些出生月份的孩子可以参加了更高质量的训练和比赛,最终运动成就也更高,如果再分一个6月组,6-9月份出生的孩子又将脱颖而出,加拿大的冰球人才储备将翻倍。

这一研究结果说明对初始天赋过早掐尖是对潜在人才的巨大浪费,举个例子,人们常常调侃梅西在中国可能因为个子太矮,出道即被淘汰,甚至即便是在阿根廷,梅西都有可能因为先天的生理原因和相对贫困的家庭条件被埋没,幸亏巴萨慧眼识珠“出手相救”。

相比之下,苏炳添作为百米运动员来说,他的初始天赋无论如何都不算优秀:苏炳添身高172cm,牙买加闪电是身高是196cm,刘翔189cm,牙买加闪电每次跑完100米只需要41步,苏炳添则需要48步左右,而他大器晚成32岁出了最佳成绩,就是坚持科学训练的结果。

参考苏炳添自己写的论文《新时代中国男子100m短跑:回顾与展望》,我们可以找到他成功的科学训练密码:2017年11月与Randy教练合作之初,Randy教练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参照“冠军模型”,对苏炳添的体能和技术状况进行全面的诊断和分析。然后,针对苏炳添体能(股后肌群力量和踝关节力量不足、主动下地速度和发力速率偏慢)和技术(起跑姿势不合理、前7步步长偏小、扒地技术不合理、全程呼吸和速度节奏不佳)方面存在的问题,制订了针对性的训练方案。

具体的改进细节:包括前后起跑器的距离,预备时前后腿膝关节角度,前2步的步长和前7步的步长等都有调整。

此外苏炳添还在论文中呼吁大龄运动员不要过早退役,是对运动天赋的浪费,现在的科学训练水准非常高,只要坚持训练,无论年龄大小,都能提升成绩。

在决赛后接受采访时苏炳添谈到自己的极限速度:“如果我在比赛中能完美发挥,平稳的跑完后半段的话,我想我能达到9秒7左右”

我们期待苏炳添在未来的某场比赛能够跑到9秒8以内,但无论他已经成为全世界热爱田径百米的少年一个巨大的榜样和激励。

并且苏炳添改变世界体育的三观:无论初始天赋(种族、身高、爆发力还是其他因素)高低,只要接受正确的训练,都能取得成功。

甚至,这改变了当代人的三观:“只要努力就能成功”绝非所谓的毒鸡汤,而是大部分人很难做到正确的努力,而另一大部分已经躺平任锤的旁观者除了劝你放弃与自己“同流合污”外也不具备提供正确指导的能力。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耿鹏飞

体坛周报记者

权威源自专业

“体坛+”是体坛传媒集团旗下《体坛周报》及诸多体育类杂志的唯一新媒体平台。 平台汇集权威的一手体育资讯以及国内外顶尖资深体育媒体人的深度观点, 是一款移动互联网时代体育垂直领域的精品阅读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