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赛已成电竞“行业毒瘤”,却又为何屡禁不止?

金屠11-24 17:51 体坛+原创

上周末,KGL王者荣耀甲级职业联赛发布公告称,经组委会多方查证,确认ESG、LX、VSG及Simple四支俱乐部存在消极比赛、不公平竞技、经营管理不善等问题。根据赛事相关规定,决定取消上述四队的参赛资格。

由于事发王者荣耀次级联赛,并且官方在公告中的措辞较为温和,因此整个事件没有引发外界太多的关注。但在这个事件的背后,牵出的则是竞技体育比赛中绝对不能触碰的红线——假赛。

实际上,电竞发展至今20年,假赛所带来的困扰就未曾间断。今年3月,在LPL赛场就也曾出现了一场假赛事件,最终参与假赛的RW队员王湘不仅被俱乐部解除合同,还被官方全球禁赛24个月,并且不能从事直播。

作为当今电竞职业化程度最高的两个项目,在英雄联盟和王者荣耀的赛场上还偶有出现假赛事件,更不要提其他电竞项目,DOTA2、CS:GO这两大项目都是电竞假赛的重灾区。

近年来,电竞在全球的发展都进入了新阶段,资本的入局,品牌的青睐,来自主流社会的关注,都让电竞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但偶有出现的假赛事件不仅触碰了竞技体育的红线,也破坏了电竞行业多年来辛苦建立起来的良好形象,将假赛称为电竞“行业毒瘤”丝毫不过分。

其实不仅是在电竞领域,在传统体育中也存在着假赛的情况出现,例如中国足坛在2009年就曾上演过一次大规模的反赌扫黑行动。从2009年起,公安机关在各地展开调查,历时3年时间抓获大量涉案人员,从球员到教练、从俱乐部高层到投资商,甚至足协官员都为自己的错误选择付出了代价。

通过传统体育的案例可以看出,无论是运动员、教练员、俱乐部管理层、甚至是监管机构的高层,一旦与假赛产生关联,几乎就意味着职业道路的终结,甚至是获得法律的制裁。与传统体育相比,电竞在对于假赛的处罚上看似要“温和”许多,而这也使得部分人在明知可能会受到处罚的前提下依然选择铤而走险。

在本次KGL王者荣耀甲级职业联赛的假赛事件中,官方对于四支队伍的处罚仅为取消联赛资格,此前RW队员王湘的处罚也只是开除和全球禁赛。

而在其他项目中,假赛的“成本”似乎要更低。在DOTA2赛事中,就有过不知名队伍打假赛被禁赛后,一段时间后更改队名继续参加比赛的案例,参与假赛的人员实际上并未受到相应处罚。

不仅是国内,在国外也有类似的案例。在2013年欧洲的一场DOTA2比赛中,ROX战队被实力明显弱于自己的ZRAGE战队碾压击败,队伍在比赛中的表现也令人大跌眼镜。赛后,很快有人曝出证据,证明了ROX辅助选手Solo在博彩网站上押注100美元自己队伍的失利,并从中获利322美元。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就是这样一位参与假赛被实捶的选手,至今依然活跃在DOTA2赛场上。

相比于传统体育对于假赛的零容忍,电竞对于假赛的态度虽然同样坚决,但参与假赛的人员重则全球禁赛,轻则在一段时间后继续自己的职业生涯,这种并不能称之为严格的处理方式也使得电竞假赛事件屡禁不止。毕竟,当假赛获得的利益远超过所要付出的代价时,一部分人还是会忍不住跳入假赛的深海当中。

另一方面,对于假赛问题的无力也反应出了电竞行业发展至今依旧面临的一个问题,那就是监管部门的缺失。过往,绝大多数假赛事件都是由厂商、赛事方处理,对于厂商和赛事方而言,他们也只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作出处罚。如果未来建立起了相应的监管机构,也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假赛事件的发生。

作为世界电竞发展中另外一个重要的国家,韩国对于电竞假赛的态度值得学习。2010年,韩国星际争霸联赛的假赛丑闻被媒体曝光,最终涉嫌假赛的著名职业选手马在允不仅被韩国职业电子竞技协会(KeSPA)除名,并且被判入狱18个月,这一事件当时在韩国也引发了整个电竞行业的轰动。

客观来说,传统体育经过了上百年的发展但假赛事件依然偶有发生,电竞作为新兴的竞技体育项目想要将假赛一网打尽并不现实。想要尽可能降低此类事件发生的频率,一方面需要厂商、赛事方、俱乐部等各方加强对于选手、教练等从业者的思想教育,另一方面也需要在行业中尽快成立相应的管理机构,以便对各方进行更有效地监管和处罚。

对于电竞行业而言,经过20年发展如今已经进入了最好的时代,但在这个黄金年代之中,依然有不少条条框框需要进一步完善。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权威源自专业

“体坛+”是体坛传媒集团旗下《体坛周报》及诸多体育类杂志的唯一新媒体平台。 平台汇集权威的一手体育资讯以及国内外顶尖资深体育媒体人的深度观点, 是一款移动互联网时代体育垂直领域的精品阅读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