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尔德比:蓝与黄的百年恩怨,和平年代的阶级斗争

邢飞宇05-16 12:04 体坛+原创

周六21:30 德甲第26轮

多特蒙德vs沙尔克04

体坛周报特约记者 邢飞宇

正所谓“一山难容二虎”,鲁尔区这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山头”,自上世纪20年代以来就有“二虎相杀”。“皇家蓝”沙尔克04与“大黄蜂”多特蒙德,既是两家代表不同人文的俱乐部,也是两只颜色不同、脾气火爆的“老虎”。它们之间百年来的恩怨情仇留下了不少故事,也成就了如今火爆全欧的“鲁尔区德比”。

蓝领阶层vs白领阶层

俱乐部斗争的背后是人的斗争,人的斗争归根到底是文化认同、阶级观念的对立。沙尔克俱乐部成立于1904年,仅仅5年过后,距离它们不到40公里的地方,又诞生了一支球队——以所处城市命名的“多特蒙德俱乐部”。两支球队同处德国自然资源丰富的鲁尔区,但沙尔克所在的城市盖尔森基兴素以矿业闻名,而作为贸易文化中心的多特蒙德则是以啤酒酿造、钢材加工著称。因此两家俱乐部从诞生之初所代表的阶层与信仰就不同,沙尔克代表的是工人为基础的蓝领阶层,而多特蒙德更多代表社会中上层的白领阶层。

盖尔森基兴老一辈传统的矿区工人身上,早已打下了煤炭的烙印。朴实勤恳的他们痛恨多特蒙德那些靠商业贸易快速致富、轻浮不实的资本家,他们是吸血虫,“不但榨干了每一块硬煤上的价值,还要剥掉我们一层皮”。反过来,多特蒙德享受着经济贸易和工业文化快速发展,后来居上的荣光,自然也瞧不上守旧又一根筋的沙矿工人。这种思想文化与阶级观念的对立,从根源上奠定了两家俱乐部水火不容的基础。

与此同时,过分“亲近”的地缘相接更加剧了两家俱乐部背后不同属性人群的矛盾。32公里的距离不过半小时的车程,走街串巷,“蓝帽子”与“黄围巾”低头不见抬头见,嗜酒的德国人借着酒劲斗起牛来,不足为奇。历史渊源、阶级文化、价值观念,多方面因素促成了两家俱乐部对足球的不同理解与深刻对立。足球,就是和平年代的阶级斗争。

从10比0到10战8负

在鲁尔区德比早期,作为当时德国足球扛把子的“老大哥”沙尔克并没有把身旁的“小老弟”多特蒙德放在眼里。1925年历史上第一次鲁尔区德比,沙尔克4比2取胜。作为上世纪30年代德国最成功的球队,他们在1933到1945年间囊获六座联赛冠军,其间16次鲁尔德比,沙尔克取得了14胜1平1负的压倒性战绩,甚至出现过7比0、9比0、10比0这样的大胜。

然而天道好轮回,风水轮流转,1963年德甲联赛正式成立,羽翼渐丰的多特蒙德觉得是时候向冤家死敌展示真正的实力了。他们在德甲前10场与沙尔克的较量中取得了8次胜利,占据绝对上风。冤冤相报何时了,两家的恩怨情仇跨越世纪,持续百年,成就了今天举世闻名的鲁尔区德比。

雪耻不成添新恨

场上两支球队火药味浓厚,场下两队球迷制造的硝烟不减。鲁尔区德比的看点从不仅限于绿茵场上90分钟的对垒,场下蓝黄两队球迷的交锋有时甚至更有看点。沙尔克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就对德甲联赛冠军沙拉盘展开不懈追逐,然而至今未能染指,这自然成了多特蒙德球迷调侃的笑料。多特球迷有一句嘲讽沙尔克的著名标语:“Nur gucken, nicht anfassen”, 意思是“沙拉盘,你们只许看,不许摸”(下图)。沙尔克球迷对此又气又恼,他们做梦都想拿一次德甲冠军,灭一灭隔壁的嚣张气焰。

机会终于来了,2006-07赛季,沙尔克在联赛仅剩2轮的情况下仍占据榜首,只要在接下来打赢鲁尔德比,他们就可以踩着死敌的头,提前锁定联赛冠军,这必将是最狠最绝的报复死敌的方式。事与愿违,那场比赛他们被黄黑军团2比0击败,也最终与联赛冠军失之交臂。千载难逢的一雪前耻的机会,转眼又成了对方调侃自己的笑柄。

多特球迷怎能放过这样羞辱死敌的良机,他们特意租用了一架小型飞机,在盖尔森基兴的上空打出了超大横幅:“你们这辈子都得不到德甲冠军”(下图)。如此冤家,如何了结?

“皇家蓝”与“大黄蜂”的恩怨情仇,他们不能解,也不愿解。他们一如既往相斗相杀,却又自始至终乐在其中。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权威源自专业

“体坛+”是体坛传媒集团旗下《体坛周报》及诸多体育类杂志的唯一新媒体平台。 平台汇集权威的一手体育资讯以及国内外顶尖资深体育媒体人的深度观点, 是一款移动互联网时代体育垂直领域的精品阅读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