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违的男单双子星!中国杯金博洋闫涵携手创历史

宫珂11-10 07:30 体坛+原创

体坛周报全媒体记者 宫珂

“咱们也算是给中国男单创造历史了!”

男单自由滑新闻发布会后,亚军的闫涵凑到冠军的金博洋身边说了这样一句话。在场的记者们先是“吐槽”了闫涵的直白,随后也纷纷意识到这确实是对中国男单颇具意义的时刻:无论是在大奖赛还是中国杯的历史上,这都是第一次有两位中国男单选手同时站上领奖台。

当然,只从一站主场大奖赛的成绩就谈及中国男单重建集团优势还为时过早,无论是金博洋还是闫涵也依旧有各自的问题需要解决。但这两位皆是年少成名的选手在经历了平昌奥运周期的起伏之后终于真正长成为对训练和节目有想法的成熟选手,才是更多人所乐见的事情。

在赛季初的伦巴第赛夺冠后,金博洋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留下了一篇“小作文”,把自己节目里那些旁人看不出的但却执行不到位的地方写得明明白白。伦巴第赛一个半月后,金博洋在中国杯拿下了自己的首个大奖赛冠军、终结了主场“三连银”的遗憾,又找回了“离家出走”的勾手四周跳,但他依旧只用一个“还可以”点评自己的表现,训练状态始终比比赛状态更出色也让金博洋有些困扰。

与当年那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自己相比,为自己贴上“老选手”标签的金博洋确实也不再只靠年轻选手的拼劲与勾手四周跳的“一招鲜”走遍天下。他会琢磨自己勾手四周跳的成功率不高是不是因为起跳时为了求稳而缺少果断,以跳跃见长的他也开始认真思考舞蹈与表演了。在经历了平昌赛季的紧绷状态和上赛季的过于放松后,现在的金博洋对自己有了“想法”,但这并不是说他对自己的名次有了更高的期待,而是他更清楚想要在比赛中呈现出怎样的竞技状态与诠释出怎样的节目。

对金博洋而言,这个冠军的到来像是成年组五个赛季磨练水到渠成的结果,但对闫涵来说,复出首站大奖赛就拿到亚军,却是从来没敢想过的成绩,毕竟他恢复训练、合乐只有30多天的时间,节目中也没有编入任何一种四周跳。但抱着“只是来表演”的想法,闫涵反而找到了更加让自己舒服的状态。

两天的比赛时间里,闫涵谈及最多的是自己重新开始享受滑冰、享受比赛。短节目之后,他重新找回了十年前初登赛场、享受一切的“新人”感觉,自由滑比赛时,他的心态也并没有因为短节目意外得来的第一有所改变。当闫涵双手插兜滑着《爱乐之城》节目的步伐,每一个动作都与音乐相契合时,你会发现他的“享受滑冰”所言非虚。

现在的闫涵虽说自己与巅峰时期的状态还是没有可比性,但他也不否认自己如果在节目中再加上一两个四周跳依旧有竞争力——当然,前提是在发挥好的情况下。但比起看到自己在如今男单格局中的位置,对闫涵来说中国杯之行与这枚银牌更重要的意义则在于更加坚定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在男单四周跳大战热潮仍未褪去的今日,闫涵对滑行技术和节目内容的执着仍有意义。

上一次金博洋和闫涵一同登上国际大赛的领奖台还是在2016年的四大洲锦标赛,但在那之后,两个人职业生涯的轨迹却完全走向了不同的方向。金博洋逐渐成为了中国队的一号男单,开始与压力甚至与自己的心态作斗争的闫涵在之后的两个赛季中再也没能站上国际滑联A级赛事的领奖台。三年之后,金博洋和闫涵又一次同在自由滑最后一组登场,又一起登上了领奖台,这种有人并肩作战的氛围,对于两人来说也的确是久违了。

在完成自己的比赛后,金博洋不忘关注闫涵有没有做成他的招牌阿克塞尔三周跳,而闫涵也同样想念与金博洋“场上对手场下朋友”的状态。对仍在努力找回状态的金博洋和刚刚归来的闫涵来说,谈及彼此间的竞争似乎同样有些为时过早,但能有两位技术各有所长、风格各有千秋的选手各有成长、一同前进则正是中国男单所需要的,正如闫涵自己所总结的那样:“大家都各有各的强项,大家就练着看、比着看,共同进步才是最好的。”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宫珂

体坛+综合体育记者

权威源自专业

“体坛+”是体坛传媒集团旗下《体坛周报》及诸多体育类杂志的唯一新媒体平台。 平台汇集权威的一手体育资讯以及国内外顶尖资深体育媒体人的深度观点, 是一款移动互联网时代体育垂直领域的精品阅读应用。